【资料图】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近日“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的话题登上热搜,水滴筹公开声明,所谓的筹款中介是由部分恶意推广的第三方商业组织运作,任何高于筹款额3.6%的费用都不是由平台收取。
相关法律禁止个人发起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这是因为我国有扶危济困的文化传统,为真正有需要者保留一条寻求救济的渠道,这是网络互助平台生存下来的法律土壤。
目前,舆论对网络互助平台的诟病,主要有三:一是诚信问题,求助者往往夸大病情或者隐瞒病人家庭资产情况以及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利用失真信息博取同情。二是平台提成问题,这一点屡次被提及,筹款是依靠公众的同情心和慈善心,如果平台靠此收取不菲的提成,那相当于利用了公众爱心中饱私囊。三是筹款额度和去向问题,所筹款项是否和需求相匹配,是否做到了专人专用以及用到了实处。
对于第一点,有些求助者会上传病历本、病情照片、医生或家属的证词,以此来通过审核和增信,但是对于家庭实际收入状况,筹款平台并没有能力核实,导致一些家庭收入或者财产相当不错的家庭,也向网络寻求救助。这一方面欺骗了公众,另一方面可能让真正有需求的人被耽误治疗。
第二点提成问题一直很敏感,近日有媒体曝出大病筹款链接存灰色链条,背后筹款中介抽成30%~70%,将募集善款中的大部分交给募捐平台,这种做法显然很不合理。不少平台一直没有筹款提成,水滴筹今年才开始提成3%。有提成其实是好事情,费用收到明处,3%的提成并不算多,慈善组织募集资金中的一部分也用来当做中间费用,毕竟平台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了大量资本。
第三点也是监管难点,此前屡次有媒体报道公众募集给病患者的慈善资金被挪用,网络互助平台也很难杜绝此种情况存在。
网络互助平台为病患募集资金,既做着慈善工作,但同时又是商业组织,两者之间有所矛盾,所以经常会有舆论将这些平台赚钱当做攻击的靶子。但无论什么样的慈善事业,都需要消耗资金,慈善基金募集的一部分资金,也用来维护日常运营。如果能用商业的方式,低成本地完成慈善事业,帮助救助对象,不失为一项创举。公众应该对此抱有一定的宽容,但平台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要及早予以规范。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